<rp id="pzctk"></rp>
  1. <th id="pzctk"></th>
    1. <th id="pzctk"><track id="pzctk"><video id="pzctk"></video></track></th>
      咨詢熱線:(020)83276245
      首頁 >政策法規

      發展規劃

      科技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科發社〔2016〕404號

      發布時間:2017-06-09

       

      科技部關于印發《“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的通知

      國科發社〔2016〕40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劃單列市人民政府、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科技廳(委、局),中央、國務院各有關部門: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的總體部署,為明確“十三五”期間社會發展科技領域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重點技術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F印發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科 技 部 
         20161222

       

       


       

      “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

       

      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等的總體部署,為明確“十三五”期間社會發展科技領域的發展思路、發展目標、重點技術發展方向、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特制定《“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以下簡稱“規劃”)。

      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是指在生物技術、人口健康、海洋、資源、環境、氣候變化、防災減災、新型城鎮化、公共安全、文體事業等領域,開展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及其成果轉化應用,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價值創造活動。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具有公共性和社會性,涉及范圍廣,影響周期長。

      一、形勢與需求

      “十二五”以來,我國社會發展科技事業戰略地位不斷提升,國際合作深入發展,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惠民成效顯著。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順利實施,為滿足國家戰略亟需、推動生物醫藥產業轉型升級、建設生態文明和改善民生作出了積極貢獻。在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計劃(973計劃)、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科技惠民計劃等國家和地方科技計劃的支持下,突破了一批服務民生的關鍵技術,凝聚和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科技人才,培育了一批創新能力強、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技術企業,形成了一批創新平臺和應用示范基地,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和標志性成果。

      在生物醫藥領域,成功研制出EV71(腸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疫苗、西達本胺、鹽酸??颂婺岬戎卮笮滤幃a品,藥物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改變了我國長期以來對國外同類產品的依賴;突破艾滋病、乙肝、結核病防治系列關鍵技術,初步建立了突發急性傳染病防控綜合技術網絡體系,有力支撐重大傳染病防控工作,在應對H7N9禽流感、埃博拉等重大疫情中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一批自主創新的醫療器械產品在國內醫療機構得以應用并走向海外;現代科技助力中醫藥傳承與發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有效推進了醫學研究的協同創新和技術成果轉化推廣。在海洋和資源環境領域,海洋譜系化深潛器研發帶動了海洋資源勘探技術和裝備實現跨越發展,“海洋石油981”、3000型成套壓裂設備等一批油氣開發高端裝備打破了國外長期壟斷;攻克了一批重點行業廢水深度處理關鍵技術,構建了我國水環境治理基礎技術體系和監測預警網絡,推動太湖、巢湖示范湖區消除劣五類,淮河賈魯河流域生態環境全面改善、干流水質明顯好轉;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技術攻關初見成效;防沙治沙等生態綜合治理技術得到大面積推廣。在社會事業領域,公共安全應急平臺技術體系有效增強了突發事件的應對能力;綠色建筑技術和標準體系為降低城鎮建筑能耗、改善人居環境提供了支持;智慧博物館、數字圖書館等關鍵技術創新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成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實踐基地。

      我國社會發展科技在國際上的影響力顯著提升。國家第三次技術預測數據顯示,社會發展科技領域相關論文、專利等成果數量已經位居世界前列,如環境方面論文發表總數位于世界第2位,醫學科技論文數量居世界第5位,醫學科技國際專利申請量居世界第3位;藥物臨床前評價、新型疫苗和抗體制備、固體礦產資源處理工藝、重大工程建造等一批技術處于國際領先水平,中醫藥國際化戰略成果顯著。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社會發展科技相關領域技術仍處于以跟跑、并跑為主,部分領跑的階段。

      “十三五”時期,世界科技創新呈現新趨勢,國內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目標,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提出了新任務、新要求。

      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社會發展領域科技創新,將其作為創新戰略部署和公共財政投入的重點。依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編制的政府研發統計數據,美國環境和健康領域占政府研發非國防預算撥款的57%,英國為33%。2015年美國《科學》(Science)雜志評選的十大科技突破中,有7項在社會發展科技領域。日本政府《第五期科學技術基本計劃(2016-2020)》選定了13個科技創新重點方向,應對經濟和社會發展面臨的挑戰,基本都在社會發展科技領域。主要發達國家相繼部署了“精準醫學”、“腦計劃”、“未病產業”等專項計劃,積極應對重大疾病挑戰;綠色、低碳、循環的發展理念已成為廣泛共識,“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成為世界各國新的行動綱領,國際社會紛紛采取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等環境問題挑戰;綠色建筑成為國際上持續關注的研究熱點,建筑工業化成為建筑業發展的主流方式;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的應用正成為有效應對各種風險的利器。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呈現出新特征,科技、產業、管理不斷融合,不同領域科技創新加速融合,全球科技創新深度融合,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交織融合的態勢,正在催生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對社會發展態勢、經濟生產方式、人類生活方式乃至思維方式產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響。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和動力轉換的新常態,提質增效、轉型升級的要求更加緊迫,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地位更加凸顯,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核心作用更加突出。應對人口老齡化,保障人民健康,建設健康中國,迫切需要加快精準醫學等重大疾病防控技術突破,增強生物醫藥自主創新能力,提升藥品質量和質控水平,構建全鏈條的食品藥品安全保障技術體系。突破資源環境瓶頸制約,建設美麗中國,迫切需要構建全過程污染控制與生態恢復技術體系,加快資源能源技術創新,發展低碳循環經濟,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打造宜居城市和鄉村。落實國家安全觀,維護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建設平安中國,迫切需要提高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應急技術裝備的研發水平,提升公正司法與司法為民科技創新支撐實力,構建公共安全科技創新體系。面對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供給側改革的重大挑戰和機遇,迫切需要協調社會事業與經濟發展的關系,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務產品,促進生物、環保等產業發展壯大,通過社會事業的大發展,拉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持續提升,綜合國力將邁上新臺階,必將為深化高水平國際合作,促進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提供堅實基礎。

      同時,必須清醒地認識到,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相比,我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整體上仍有較大差距。人民對健康生命、優質生活、良好環境、安全宜居的要求越來越高,社會各界對重大疾病防控和食品藥品安全、天藍水清等問題日益關注。我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還存在薄弱環節和深層次問題,主要表現在:關鍵技術領域科技創新能力還有很大差距,重要核心技術仍有待突破,科技發展對產業發展、區域發展、民生改善的支撐作用還不夠強,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高。

      綜合判斷,我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目前正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同時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要按照“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把社會發展科技創新作為支撐引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手段,促進科技與社會發展的深度融合。要樹立既要經濟發展也要社會發展、社會發展就是經濟發展的理念,牢牢把握機遇,樹立創新自信,調結構、補短板、惠民生,推動社會發展科技創新事業躍上新臺階。

      二、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一)指導思想和發展思路

      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部署,堅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堅持“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圍繞建設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科學部署關鍵技術體系,整體提升科技創新水平為根本,著力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應用、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重點產業創新集聚發展、國際科技合作、社會化科學普及等工作。加強統籌協調,完善政策體系,激發人才活力,優化資源配置,提供高效的科技創新服務。在提升創新能力、造福人民大眾、助力經濟發展、保障社會安全上實現新突破,開創我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新局面,為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1. 堅持民生為先,以人為本

      解決人民群眾最直接、最關心、最迫切的問題是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根本目的。緊緊圍繞人民切身利益和緊迫需求,把科技創新與改善民生福祉相結合,堅持科技進步造福人民,科技成果惠及百姓。社會發展創新活動要充分尊重和發揮人民群眾的創造力,堅持人才是科技創新第一資源的理念,堅持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匯聚人才。

      2. 堅持目標導向,需求牽引

      聚焦國家戰略和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把推動社會事業發展和拉動經濟發展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解決民生等社會事業發展問題的同時,主動服務經濟建設主戰場。按照社會發展規律辦事,系統解決民生突出問題,打造社會發展領域的試點示范區。充分發揮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在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經濟提質增效升級、塑造引領型發展和維護國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3. 堅持頂層設計,系統集成

      堅持戰略和前沿導向,明確主攻方向和突破口,集中支持事關發展全局的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分類建設和完善社會發展領域科研平臺、基地、園區。深入研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特殊性,以改革的思路破解發展難題,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配置資金鏈,構建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良好環境,探索建立符合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律的新機制、新模式。

      4. 堅持深化改革,社會協同

      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強化政府戰略規劃、政策制定、環境營造、公共服務、監督評估和重大任務實施等職能。加強部門、行業、地方、學會、協會、企業及其它各類社會組織的分工協同,創新多主體融合機制,推動資源整合利用,促進區域均衡發展、行業協調發展,形成全國“一盤棋”格局。推動科技創新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機結合,提升公眾參與意識,暢通公眾參與渠道,拓展公眾參與空間,豐富公眾參與載體,筑牢公眾參與平臺,開創 “人人參與、人人共享”的新局面。

      5. 堅持統籌協調,重點推進

      統籌各類創新資源,兼顧產業發展與社會事業發展,加強軍民融合發展,構建“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創新網絡。發揮舉國體制優勢,跨領域、跨行業協調推進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的科技創新。加強分類指導,針對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社會發展科技創新,選擇相適應的發展路徑,試點先行,重點推進,實現共同發展。

      6. 堅持國際視野,開放融合

      堅持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創新,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和促進全球創新成果共享,在開放融合中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我國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創新水平。最大限度用好全球創新資源,全面提升在全球創新中的地位,力爭成為若干重要領域的引領者和重要規則制定的參與者。

      (三)發展目標

      按照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有力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的目標要求,今后五年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總體目標是:社會發展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顯著提升,關鍵技術大幅突破,科技惠民更富成效,相關產業快速發展,科技支撐保障社會安全實現新突破。

      ——創新能力顯著提升?;窘ǔ蓢遗R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協同創新網絡體系,形成有利于促進尖端醫療技術產出和輻射推廣的平臺。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領域創新基地平臺建設更加完善。社會發展科技創新人才規模質量同步提升。

      ——關鍵技術大幅突破。一批國家科技計劃、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工程和國際合作項目得以實施。在生物、健康、環保、城鎮化等10個重點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取得重大突破,整體水平由跟跑、并跑為主向并跑、領跑為主轉變,力爭在合成生物、干細胞與再生醫學、深地深海、資源節約、環境保護、公共安全應急處置等方面位居前列。

      ——科技惠民更富成效。開展國家可持續發展創新示范實驗,制定一批系統性解決方案,在人口健康、資源約束、環境治理、城鎮化、公共安全等領域瓶頸制約的解決突破上成效顯著。創建10個左右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模式。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的示范引領作用更加突出。加強健康、環保等技術推廣和科普工作,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綠色、低碳水平顯著提升。

      ——助力產業快速發展。實現生物、健康、環保、海洋等萬億級高技術產業集聚發展和壯大提升,相關高新技術企業和專業化產業園區快速發展。社會發展相關產業技術創新體系初步建成,社會發展領域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涌現。

      ——支撐保障社會安全??傮w國家安全觀和安全戰略更加深入落實,生物安全、反恐等國家安全科技支撐體系更加完善,裝備水平顯著提升,實現自主可控和自主保障,社會安全保障能力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軍民融合創新機制更加完善,應對各種風險挑戰能力全面增強。

      三、重點科學與技術發展方向

      圍繞民生改善、產業提升、國家安全保障和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需求,重點在生物技術、人口健康技術、海洋開發保護技術、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技術、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技術、全球氣候變化應對技術、防災減災技術、新型城鎮化技術、公共安全技術、文體事業支撐技術等社會發展技術領域,加強基礎研究和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的系統部署,重視原始創新和顛覆性技術創新,構建先進實用、自主可控、適合我國國情的技術體系。

      (一)生物科學與技術

      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搶抓生物技術與各領域融合發展的戰略機遇,堅持超前部署和創新引領,以生物技術創新帶動生命健康、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農業等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我國從生物技術大國到生物技術強國的轉變。重點部署前沿共性生物技術、新型生物醫藥、綠色生物制造技術、先進生物醫用材料、生物資源利用、生物安全保障、生命科學儀器設備研發、新型生物育種等任務,加快合成生物技術、生物大數據、再生醫學、3D生物打印等引領性技術的創新突破和應用發展,提高生物技術原創水平,力爭在若干領域取得集成性突破,推動技術轉化應用并服務于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幅提高生物經濟國際競爭力。到2020年,實現生物技術整體并跑、部分領跑。

      專欄:生物科學與技術

      1. 前沿共性生物技術。加快推進組學新技術、合成生物技術、生物大數據、3D生物打印技術、腦科學與人工智能、基因編輯技術、結構生物學等生命科學前沿關鍵技術突破,提升我國生物技術前沿領域原創水平,搶占國際生物技術競爭的制高點,引領支撐新型生物經濟發展。

      2. 生物醫藥技術。開展重大疫苗、抗體研制、免疫治療、基因治療、細胞治療、干細胞與再生醫學、人體微生物組解析及調控等關鍵技術研究,研發一批創新醫藥生物制品,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醫藥生物技術產業體系。

      3. 生物醫用材料。以組織替代、功能修復、智能調控為方向,重點布局可組織誘導生物醫用材料、組織工程產品、新一代植介入醫療器械、人工器官等重大戰略性產品,提升醫用級基礎原材料的標準,構建新一代生物醫用材料產品創新鏈,提升生物醫用材料產業競爭力。

      4. 綠色生物制造技術。開展重大化工產品的生物制造,精細化學以及新型營養化學等的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有機廢棄物及氣態碳氧化物資源的生物轉化,重污染行業生物過程替代等方向的研究,加快突破原料轉化利用、生物工藝效率、生物制造成本等關鍵瓶頸問題,拓展工業原材料新來源,開發綠色制造新工藝,引領構建工業和能源經濟綠色發展新路徑。

      5.生物資源利用技術。聚焦戰略生物資源的整合、挖掘與利用,推進人類遺傳資源的系統整合與深度利用研究,構建國家戰略生物資源庫和信息服務平臺;建立完善我國生物資源管理和質量控制的標準體系,全面查清、整合和規范國內各類應用生物資源的保藏和保育;聯合開展生物資源的鑒定和功能評價,建立國家層面的應用生物材料交換、備份和共享機制,促進我國生物資源的研究和可持續利用。

      6. 生物安全保障技術。開展生物威脅、傳染病、動物疫病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檢測溯源、預防控制、應急處置等生物安全相關技術研究,建立生物安全相關的信息和實體資源庫,構建高度整合的國家生物安全防御體系。提高高級別生物安全裝備國產化能力,實現自主可控。

      7. 生命科學儀器。研發新一代基因測序儀、新型質譜儀、細胞成像儀、流式細胞儀等裝備,加快與新儀器相配套的應用檢驗檢測試劑的研發,加快基礎裝備質量升級,提升生命科學科研設備的準確性和靈敏性,提高高端裝備的國產化能力,為加速我國生物技術研究開發提供配套設備。

      8. 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開展主要農作物生長與發育、產量與品質、生物逆境與非生物逆境應答等相關重要代謝產物合成與分解途徑的調控機理研究,生物代謝途徑的優化與重構研究,逆境脅迫與生物適應代謝網絡研究,基于代謝組學的生物安全評價研究。重點開發農業生物基因組的新方法與新技術,開展農業生物重要農藝性狀遺傳機理與調控網絡研究,建立新一代農業生物分子設計育種體系。發展定向、高效、系統改良作物的分子設計育種新技術,培育一批光高效、營養高效利用、抗蟲抗病、耐旱節水、抗鹽堿、適宜機械化和資源高效利用的超級農作物。開展國家畜禽資源種質創新及特色優異基因資源挖掘、重要畜禽“國產化”新品種(系)及配套系培育,制定“國產化”畜禽新品種配套飼養、營養標準及規范,建設國家重要畜禽品種育種體系平臺。

      (二)人口健康

      圍繞健康中國建設需求,突出解決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齡化應對等影響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為目標,系統加強生物數據、臨床信息、樣本資源的整合,促進醫研企結合開展創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動醫學科技發展。重點部署疾病防控、精準醫學、生殖健康、康復養老、藥品質量安全、創新藥物開發、醫療器械國產化、中醫藥現代化等任務,加快慢病篩查、智慧醫療、主動健康等關鍵技術突破,加強疾病防治技術普及推廣和臨床新技術新產品轉化應用,加強疾病臨床醫學診療指南規范的制定。力爭到2020年,形成醫養康護一體化、連續性的健康保障體系,為提高醫療服務供給質量、加快健康產業發展、助推醫改和健康中國建設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

      專欄:人口健康

      1. 精準醫學關鍵技術。把握生物技術和信息技術融合發展機遇,建立百萬健康人群和重點疾病病人的前瞻隊列,構建多層次精準醫學知識庫體系和國家生物醫學大數據共享平臺,重點攻克新一代基因測序技術、組學研究和大數據融合分析技術等精準醫學關鍵核心技術,開發一批精準醫學的檢測試劑、個體治療藥物等醫藥產品,建立重大疾病的早期篩查、分子分型、個體化治療、療效預測及監控等應用解決方案和決策支持系統,推動醫學診療模式變革。

      2. 重大疾病防控。聚焦心腦血管疾病、惡性腫瘤、代謝性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精神神經系統疾病等重大慢病,消化、口腔、眼耳鼻喉等常見多發病,包蟲、瘧疾、血吸蟲等寄生蟲疾病,以及傷害預防與救治技術等,加強基礎研究、臨床轉化、循證評價、示范應用一體化布局,突破一批防治關鍵技術,開發一批新型診療方案,推廣一批適宜技術,有效解決臨床實際問題和提升基層服務水平。

      3. 生殖健康及出生缺陷防控。解決我國出生缺陷防控、不孕不育和避孕節育等方面的突出問題,建立覆蓋全國的育齡人口和出生人口隊列,建立國家級生物信息和樣本資源庫,研發一批基層適宜技術和創新產品,全面提升出生缺陷防控科技水平,保障育齡人口生殖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4. 數字診療裝備。以早期、精準、微創診療為方向,重點推進多模態分子成像、新型磁共振成像系統、新型X射線計算機斷層成像、新一代超聲成像、低劑量X射線成像、復合窺鏡成像、新型顯微成像、大型放射治療裝備、手術機器人、醫用有源植入式裝置等產品研發,加快推進數字診療裝備國產化、高端化、品牌化。

      5. 體外診斷。突破微流控芯片、單分子檢測、自動化核酸檢測等關鍵技術,開發全自動核酸檢測系統、高通量液相懸浮芯片、醫用生物質譜儀、快速病理診斷系統等重大產品,研發一批重大疾病早期診斷和精確診斷試劑盒以及適合基層醫療機構的高精度診斷產品,提升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競爭力。

      6. 健康促進關鍵技術。以定量監測、精準干預為方向,圍繞健康狀態辨識、健康風險預警、健康自主干預等環節,重點攻克無創檢測、穿戴式監測、生物傳感、健康物聯網、健康危險因素干預等關鍵技術和產品,加強國民體質監測網絡建設,構建健康大數據云平臺,研發數字化、個性化的行為與心理干預、能量與營養平衡、功能代償與增進等健康管理解決方案,加快主動健康關鍵技術突破和健康閉環管理服務研究。

      7. 健康服務技術。推動信息技術與醫療健康服務融合創新,突破網絡協同、分布式支持系統等關鍵技術,制定并完善隱私保護和信息安全標準及技術規范,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知識集成、多學科協同的集成式、連續性疾病診療和健康管理服務模式,推進“互聯網+”健康醫療科技示范行動,實現優化資源配置、改善就醫模式和強化健康促進的目標。

      8. 藥品質量與安全。重點研究國產藥物品質提升關鍵技術,完善化學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技術體系,開展高風險品種、輔助用藥的質量和療效評價、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和評估、藥品質量控制等研究,強化藥品檢驗檢測、標準、技術評價體系建設,提高我國居民的用藥保障水平,提升藥品安全風險防控能力。

      9. 養老助殘技術。以智能服務、功能康復、個性化適配為方向,突破人機交互、神經—機器接口、多信息融合與智能控制等關鍵技術,開發功能代償、生活輔助、康復訓練等康復輔具產品,建立和完善人體心理、生理等方面功能的綜合評估監測指標體系和預警方法,建立和完善促進老齡健康的干預節點和適宜技術措施,建立和完善養老服務技術標準體系和解決方案。

      10. 中醫藥現代化。加強中醫藥原創理論創新及中醫藥的現代傳承研究,加快中醫“四診”客觀化、中醫“治未病”、中藥復方精準用藥、中藥新藥研發等關鍵技術突破,制定一批中醫藥防治重大疾病和疑難疾病的臨床方案,創制一批療效明確、優勢突出的中藥新藥,研發一批安全可靠的中醫藥健康產品。開展中藥材種植(養殖)加工、質量安全控制研究,加強防治重大疾病經典方藥及代表性藥材的安全性、有效性、質量控制及評價技術研究,加強中藥資源保護,建立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促進中藥材規范化種植(養殖)。

      11. 食品安全。聚焦食品源頭污染日益嚴重、過程安全控制能力薄弱、監管支撐能力不足等突出問題,重點加強食品安全風險因子非定向篩查、快速檢測核心試劑高效篩選、風險因子體外替代毒性測試、真實性溯源、致病生物全基因溯源、全生命周期安全控制原理和工藝、監管和應急處置、食源性疾病歸因與疾病負擔評價等技術研究,強化食品安全標準及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耐藥食品危害因子的形成轉移機制的基礎研究,加強對利用互聯網銷售和網絡訂餐等特殊業態的監管技術研究,充分利用大數據技術建設國家食品預警大數據中心,擴大食品安全科技示范區。

      12. 重大傳染病防治。構建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結核病等重大傳染?。ā叭 保┑姆乐误w系,自主研發傳染病診斷、預防和防護產品,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重大傳染病臨床治療方案,建立高水平防治技術平臺,為降低發病率、病死率(“兩率”)提供科技支撐,為提升新發傳染病應急處置能力提供有效手段,為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提供堅實基礎,為培養傳染病防治人才隊伍提供必要條件,全面提高我國傳染病的預防、診斷、治療和控制水平,完善國家傳染病綜合防控、應急處置和科學研究三大技術支撐體系。

      (三)海洋開發與保護

      按照建設海洋強國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總體部署和要求,堅持以“深水、綠色、安全”為原則,開展全球海洋變化、深遠海海洋科學、海洋生態觀測和保護等基礎科學研究。重點發展維護海洋主權和權益、開發海洋資源、保障海上安全、保護海洋環境的重大關鍵技術,突破深海運載作業、海洋環境監測預報、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海洋油氣資源開發、海洋生物與漁業資源開發、海水淡化及海洋化學資源綜合利用、海洋能綜合利用等關鍵核心技術。集成開發海洋環境保護、防災減災、航運保障等應用系統。通過全創新鏈設計和一體化組織實施,為深入認知海洋、合理開發海洋、科學管理海洋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專欄:海洋開發與保護

      1. 海洋基礎研究。聚焦全球海洋變化和深海開發,重點開展全球變化下的深海大洋多圈層相互作用研究,發展和改進高性能的地球系統模式,構建深海大洋綜合探測研究平臺,加快實施深遠海極端環境生物資源的綜合開發和利用。

      2. 重要海域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河口、海灣、島礁、灘涂、濱海濕地等受損生境的保護和修復原理,研發海洋生態保護、修復、監測和評估的系統裝備與技術,開展“南紅北柳”及藍色海灣的生態修復工程,編制生態保護和修復標準,集成示范生境保護和修復技術,建設海洋生態牧場等示范區。

      3. 深海探測。重點推動實施深??臻g站、萬米潛水器(最大深度11000米)、新概念潛水器等研制及水下試驗,加快系列化、智能化深海探測裝備研制及產業化,形成1000-7000米級多用途潛水器作業應用技術體系及作業能力,研制深遠海油氣及水合物資源勘探開發裝備,促進海洋油氣工程裝備產業化,推進大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及試開采進程。加快南海及深遠海重點區域深海探測技術研究,支撐“透明海洋”技術體系建設,為走進和認識深海提供裝備及保障能力。

      4. 智慧海洋環境安全保障監測。加快近海環境質量監測傳感器和儀器系統、深遠海長期持續觀測儀器裝備、海洋執法監測預警裝備等研發及產業化,開展“兩洋一?!焙Q蟓h境立體探測網技術研究及示范,開展“智慧海洋”、國家海洋環境安全平臺等預研究與技術體系建設,進一步提升全球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系統服務范圍與精度,發展北極航道航行環境及水下動力環境保障支持技術系統。加強海洋生態系統、地質地貌研究、島礁生態建設研究。

      5. 海洋資源開發。圍繞海洋油氣、大洋礦產、海洋生物與漁業等重要資源開發利用,加快海洋生物資源增養殖與深加工、海洋油氣資源勘探開發、大洋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天然氣水合物勘探開發、海水淡化、海水化學元素利用等技術及裝備研發,集中開展南海資源綜合開發、深遠海資源綜合開發、極地資源綜合開發等技術集成與綜合實施。

      6. 大型海洋工程裝備。圍繞我國海洋工程建設和重大科學探測等需求,重點突破深水半潛式鉆井平臺和生產平臺、海上核動力浮式平臺、“龍宮一號”移動式和坐底式深海實驗平臺、大洋科學考察船、深水鉆井船、深水勘察船、極地科考破冰船等海洋工程裝備及其配套設計制造技術,形成自主研發和設計制造能力,形成健全的研發、設計、制造和標準體系。

      7. 兩極科學考察研究。為提升南極北極科學研究能力,研發適用于極地環境的觀測技術裝備,開展極地環境資源潛力評價技術研究,支持極地科學研究成果共享,支持極地科學研究服務系統建設。

      8. 航運保障。圍繞推進安全、高效、綠色航運發展需求,深入開展基于“物聯網+”的中國e-航海戰略應用示范工程研究與建設,全面解決中國e-航海在海事、海運、港口等業務領域關鍵技術問題,提升我國航運運輸效率;開展飽和潛水關鍵技術、水面溢油應急處置技術、海上突發事件應急響應與救助技術、大深度大噸位沉船打撈成套技術等科研攻關,提升我國航運安全應急救助與打撈能力。

      (四)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以提供重大生態環境問題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帶動環保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為目標,開發清潔生產、過程減量、末端治理、脆弱生態保護、環境質量監測等關鍵核心技術。重點研究大氣復合污染形成機理、燃煤煙氣污染物超低排放、揮發性有機物凈化、區域大氣污染聯防聯控等大氣污染防治技術,飲用水健康風險控制、污水資源化、污染水體治理等水污染防治技術,污染土壤修復與風險控制、垃圾處理與廢棄物資源化、危險廢物處理處置等技術,生態系統動態監測、水土流失防控、脆弱生態修復等技術,以及有毒有害化學品風險防控、新型污染物防治等技術,構建適合我國國情的區域環境質量改善技術系統。

      專欄:生態環境質量改善

      1. 生態屏障區保護修復。圍繞青藏高原、黃土高原、河西走廊、北方風沙帶、西南巖溶區、華北石質山區、沿海防護林帶、三峽庫區等生態屏障帶建設,加強生態系統演變規律、生態系統監測預警技術及服務系統、水土流失防控技術、生態修復技術、生態產業技術、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等研究,推進生態修復與經濟發展協同技術攻關與應用示范,形成可復制的區域生態保護與修復技術模式。

      2. 城市廢物安全處置與循環利用。重點發展城市垃圾、餐廚垃圾、污泥等生物質燃氣化利用技術及商業模式;研發廢舊手機、電池、電視等定向回收與資源化成套技術,建筑垃圾和道路港口廢棄物資源化高值利用技術與裝備,醫療廢物、放射性廢物等危險廢物處理處置技術;研發工程裝備、交通裝備、特種裝備等關鍵部件再制造及整體裝備再利用技術;研究危險固廢處置技術,鼓勵城市廢物與工業生產協同處理技術研發。

      3. 有毒有害化學品風險防控與清潔替代。重點突破化學品毒理作用和過程機制、化學品污染事故預警與應急控制、高風險化學品的環境友好替代等關鍵技術,開展重點行業污染治理、生態設計、清潔生產、高風險污染物替代等技術研發,形成源頭控制、過程減量、末端治理等環境風險控制技術體系。開展水質基準、沉積物基準、土壤基準、大氣健康基準等的技術方法和閾值研究,建立環境基準技術體系。加強有毒有害污染物環境風險與健康風險評估體系建設。

      4. 智慧環保。促進環保與互聯網技術融合,重點提升環境污染治理工藝自動化、智能化技術水平。支持土壤、大氣、水等環境監測預警網絡系統及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支持固廢處理設施在線監管與安全運行系統及關鍵技術裝備研發,支持生態環境突發事故監測預警及應急處置技術研發,支持高端環境監測儀器、遙感監測技術、數據分析與服務產品等研發,推進環境大數據建設,建立環保數據共享與產品服務體系。建立“智慧環?!笨萍际痉秴^。

      5. 京津冀環境協同治理。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目標,重點突破水—土—氣協同治理、工—農—城資源協同循環、區域環境協同管控的核心技術、成套裝備和調控模式,建成一批重大示范工程,形成綜合治理的系統解決方案,帶動環保產業跨越式發展,支撐“京津冀生態修復和環境改善示范區”建設,為“區域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和2022年冬奧會環境質量保障”提供有效技術支撐。

      6. 重點區域環境質量提升。針對長江經濟帶、三峽庫區、“絲綢之路”沿線、東北老工業基地、西南重金屬資源開發區等地區以及近岸海域關鍵水域突出環境問題,打造區域環境質量提升協同創新共同體,系統推進區域環境污染科學認識、污染源頭控制、過程削減、末端治理等技術集成創新,圍繞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等問題,提出重點區域環境治理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

      (五)資源高效開發與循環利用

      以保障資源安全供給和促進資源型行業綠色轉型為目標,大力發展水資源、礦產資源的高效開發和節約利用技術。在水土資源綜合利用、煤炭資源綠色開發、油氣與非常規油氣資源開發、金屬與稀土資源清潔開發、非金屬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集中突破一批基礎性理論與關鍵核心技術,重點研發一批重大關鍵裝備,構建資源勘探、開發與綜合利用理論技術體系;加快資源開發利用技術“走出去”步伐,針對國外水資源、油氣、礦產等資源特點,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資源開發利用核心技術與裝備,提高我國資源型企業國際競爭力。

      專欄:資源高效開發與循環利用

      1. 深地探測。開展成礦系統深部結構與控制要素、深部礦產資源評價理論與預測研究;研發移動平臺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裝備,進行大深度立體探測技術裝備與深部找礦示范;形成3000米以淺礦產資源勘探成套技術能力、2000米以淺深部礦產資源開采成套技術能力。儲備一批5000米深度資源勘查前沿技術,油氣勘查技術能力擴展到650010000米;加快“透明地球”技術體系建設,建成一批深地資源戰略儲備基地,支撐擴展“深地”資源空間。

      2. 水資源高效利用。推進水資源基礎認知和技術方法創新,強化水資源科技的應用推廣,建立具有原創特色的“自然—社會”水循環及其綜合調控理論方法體系,在水循環基礎理論、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與運行、非常規水資源開發利用、行業重大節水減排、地下水探測與評價技術、江河治理、黃金航道系統整治技術、河道水沙調控研究、重大水旱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等領域取得突破,提高水資源及水環境科學治理水平。

      3. 清潔煤炭。針對西部地區、東北老礦區、西南復雜煤炭區及億萬噸級大型煤炭基地,著力發展精細勘查、無人開采、清潔洗選提質、礦山復墾、礦井填充、數字礦山等技術,發展煤炭資源基地深加工利用、低質煤與煤矸石綜合利用等技術,形成大型煤炭資源基地清潔、綠色、安全開發利用成套技術裝備,提升資源開發利用效率,支持煤炭產業轉型升級與資源型城市可持續發展。

      4. 綠色礦業。著力發展智能采礦、清潔選冶、節能減排、礦山修復等技術,發展伴生金屬資源、低品位金屬資源、尾礦、赤泥、冶煉廢渣綜合利用技術。重點發展鹽湖鋰鉀鎂等資源綜合利用技術、鈾釩等戰略新興金屬資源開放利用技術、廢舊金屬副產物再生循環利用技術,開發石墨、玄武巖、高嶺土等非金屬資源綜合利用及膨潤土、硅藻土、海泡石等功能礦物材料開發技術。著力推進中亞成礦帶、海外礦產資源等勘探開發技術,建立全球戰略金屬資源數據庫及產業服務技術體系。

      5. 能源資源低碳開發。加快推進深層油氣資源成礦理論、勘查勘探、清潔開發等技術研究,重點突破智能化自動化鉆井、測井、物探、采油、儲運等新技術。開展西南地區水電開發、梯級水電站聯合調度等技術研究。開發余熱余壓、淺層和深層地熱以及海島新能源、潮汐能等利用技術。研發廢棄生物質燃氣化利用技術及商業模式。研發頁巖氣、致密油氣、油砂、油頁巖等綜合開發利用技術。

      6. 資源綜合區劃。推進自然生態空間用途劃分、國土優化開發和國土綜合整治理論與技術研發,開發資源環境承載力測度、自然資源資產核算和國土規劃技術支撐系統,開發自然資源大數據技術,建立經濟社會發展與自然資源稟賦協調、空間開發優化的技術體系。

      (六)全球氣候變化應對

      完善應對氣候變化的科技支撐體系,開展應對氣候變化的基礎科學研究,研發碳捕集利用封存技術,發展氣候變化影響評估、風險預估、減緩與適應等關鍵技術;開展面向氣候變化國際談判和國內綠色低碳轉型的戰略研究,組織編寫國家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力爭到2020年形成涵蓋可持續發展議程所有重點領域的技術庫,增強我國在國際氣候變化科技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為推動經濟可持續轉型、實現綠色低碳發展和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等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撐。

      專欄:應對氣候變化

      1. 氣候變化評估與適應關鍵技術研究示范。開展氣候變化與極端事件對資源環境承載力以及對重點行業、關鍵區域、重大工程的影響評估,研究氣候變化風險檢測及承載體脆弱性與暴露度綜合評估技術、中國未來極端天氣氣候變化模擬及風險預估技術、氣候變化風險監測及重點行業應急保障技術。在“一帶一路”、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開展氣候變化適應技術研發與示范,提高區域氣候變化適應能力。研究編制《第四次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

      2. 重點領域與行業綠色低碳技術創新示范。開展能源、建筑、鋼鐵等行業領域溫室氣體減排技術、生態系統固碳增匯技術的研發與示范;加強溫室氣體監測技術研發,為溫室氣體控制政策的實施提供支撐。發展重點行業先進能效技術與產品。

      3. 碳捕集、利用與封存(CCUS)技術研發。研究CO2大規模低成本捕集、利用與封存關鍵技術,開展全流程示范;建立CCUS與可再生能源、儲能技術等多系統集成的新型利用技術系統;建設CCUS前沿技術創新平臺。

      (七)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

      針對重大地震災害、地質災害、極端氣象災害、旱澇災害綜合監測預警與防范中的核心科學問題,在成災理論、關鍵技術、儀器裝備、應用示范、信息服務產業化等方面開展系統研發。突破重大自然災害發生演化及成災機理、監測預測預警及應急處置、綜合防治區劃等核心技術,服務國家重大自然災害防、抗、救科學決策。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裝備,提升重大自然災害儀器裝備產業化和信息服務產品化能力。在國家重點戰略規劃區開展災害風險評估、應急處置、恢復重建等關鍵技術的集成應用,提升區域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防范應對能力。形成單災種和多災種相結合的多尺度分層次重大自然災害風險綜合防控科技支撐能力。

      專欄: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

      1. 大地震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防范。研究全球及中國大陸地區大地震孕育發生及成災機理、自然災害承載體致災機理、易損性及檢測預警技術,形成我國境內及周邊地區與海域地震災害快速定位與綜合評估的科技支撐能力;研發與集成地震監測儀器裝備,研發地震災害風險模型、評估處置與風險服務產品;研發適用于城市群、海洋的高精度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觀測儀器及地震災害現場專用搜索救援設備并推動產業化,提升地震監測預警救援技術裝備能力及地震臺網業務服務能力。

      2. 重大地質災害快速識別與風險防控。以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為研究重點,開展重大地質災害成災模式與動力學機制理論研究,形成特大地質災害隱患點早期識別與綜合評估技術支撐能力。研發天空地一體化區域地質災害監測預警技術與服務體系,開發高寒濃霧復雜山區的地質災害可視化監測預警技術與系列設備;研發基于大數據和云平臺的重大地質災害臨災快速預警系統與地質災害災情速報平臺,提升重大地質災害監測預警預報能力;研制地質災害應急勘查裝備、快速處置技術裝備和特大滑坡泥石流災害新型防治技術,形成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安全檢測與防控標準化技術體系。

      3. 極端氣象災害監測預警及風險防范。研究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氣象災害形成演變機理及預測理論,研究和發展新一代天氣雷達系統、平流層氣象探測技術等氣象綜合觀測與資料分析關鍵技術;研究與發展高分辨率天氣預報和氣候預測數值模式技術以及次季節至季節氣候預測技術,研究氣象預警、災害影響評估與風險防范技術;研究氣象災害大數據分析應用技術,推進氣象信息服務共享;研究建立新一代人工影響天氣數值模式系統,研發增雨雪、防雹、消霧作業條件綜合監測識別技術及新型高效作業裝備。

      4. 重大旱澇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研究重大旱災、大中流域洪水及山洪災害、城市內澇的監測預報預警、承載體脆弱性、災害風險評估、防控調度和應急決策支持等技術,支撐國家防汛抗旱指揮系統建設及決策。研發堤防管涌、崩岸、漫頂潰決、冰壩及堰塞壩壅水潰決等應急探測、危險性及風險快速評估和搶險關鍵技術及裝備,研發干旱應急供水、人畜飲水等關鍵技術及裝備,提升防汛抗旱搶險專業化水平和快速處置能力。

      5. 多災種重大自然災害評估與綜合防范。研發災害綜合風險評價與防范技術、災情監測與快速獲取技術、災害損失與社會影響綜合評估技術,加強城鎮地下空間探測、城市活動斷層探測,突破災害實物量遙感監測與評估關鍵技術。研究基于大數據、互聯網+、云計算等先進技術的災情分析評估、應急處置與信息綜合服務平臺關鍵技術,提高防災減災救災決策支持與公共服務能力,服務城鄉規劃與新型城鎮化建設。

      (八)新型城鎮化

      將以人為本、尊重自然、傳承歷史、低碳綠色生態、集約等新型城鎮化建設理念融入規劃設計全過程,研發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加強城鎮區域規劃發展與動態監測、城鎮布局和形態功能優化、城鎮基礎設施功能提升,加強城鎮用地節約集約和低效用地再開發、地下綜合管廊、地下空間合理布局和節約利用、智慧城市等關鍵技術研發,加強低碳綠色生態基礎設施和海綿城市建設技術研發,著力恢復城市自然生態;加強建筑節能、室內外環境質量改善、綠色建筑及裝配式建筑等技術和標準體系研究。

      專欄:新型城鎮化

      1. 城鄉規劃與區域發展。研究城市功能更新、城鎮布局優化、資源環境生態承載力和基礎設施承載力理論與評價方法,研究中國特色的規劃方法,研究城市數據字典及數據融合方法,研究智慧城市理論內涵、建設內容和標準規范,研究人居環境質量優化提質理論方法。

      2. 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理論與方法。研究城市基礎設施功能提升控制因子及權重理論體系;建設地下管線普查及數據庫,加強既有市政基礎設施現狀承載力診斷與存量評估,研究市政基礎設施空間布局規劃設計、網絡優化和改造更新技術。研究城市橋梁、隧道、地下管線智能檢測監測基礎理論和方法,研發市政公用基礎設施探測、檢測、監測技術與設備。

      3. 地下空間開發方法與技術。研究城市地下與地上空間、新建與已有地下空間協同開發規劃、高效利用設計、綜合影響評估的理論與技術體系,深層地下空間規劃資源評估、地質病害體探測及巖土工程勘察檢測技術,地下空間開發利用中的環境友好型永久深基坑支護及地基處理技術,綠色、低碳型地下綜合體及綜合管廊規劃設計與智能運行保障技術,面向全生命期服務管理的地下管網智慧規劃、設計、制造、施工與運維技術。

      4. 城鎮能源系統。研究新型城鎮供熱系統,解決工業余熱與城鎮建筑供熱供需關系的協調;解決電力峰谷調節與熱電聯產滿足熱量需求間的矛盾;解決燃氣峰谷變化與電力熱力峰谷的協調。研究建筑內直流供電及分布式蓄電技術,實現建筑內的高效供配電。

      5. 海綿城市。開展海綿城市規劃建設技術與評估指標體系、老舊城區、道路廣場、建筑與小區、園林綠地等海綿功能建設技術、地塊與公共部分海綿系統功能平衡技術、防洪排澇調蓄設施建設技術、海綿城市初期雨水控制與處理技術、海綿城市水系及生態修復技術、海綿城市運營、監管、評估與模擬技術等研究,研究編制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等工程技術規范等。

      6. 綠色建筑。研究跨學科整合的理性建筑設計理論、氣候適應型被動技術模型、綠色建筑后評估方法與氣候參數及“四節一環?!被A數據開放平臺構建等;研發新建建筑綠色性能提升、既有建筑高性能綠色改造、近零能耗建筑設計運行、典型區域新型供暖設備和熱濕環境控制技術體系與配套裝備,開展集成應用示范。

      7. 建筑工業化。開展工業化建筑體系和基礎理論研究;研究工業化建筑設計、構配件和部品生產、裝備、施工建造、運維全壽命期的產業鏈成套技術;研發建筑工業化信息系統及集成應用平臺;研究全壽命期性能及經濟效益、環境效益評價體系;完善工業化建筑設計、施工、部品生產及評價標準體系。

      (九)公共安全

      圍繞平安中國建設,開展公共安全綜合保障、社會安全監測預警與控制、生產安全保障與重大事故防控、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城鎮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治理、綜合應急技術裝備等方面的關鍵技術攻關和應用示范;開展社會治理公共服務平臺多系統和多平臺信息集成共享、政策仿真建模和分析技術研究;開展社會基礎信息、信用信息等數據共享交換關鍵技術和綜合應用技術研究。

      專欄:公共安全

      1. 國家公共安全綜合保障。研究公共安全核心共性技術,提高國家安全信息集成、綜合研判和危機應對能力,提升突發事件處置救援等各個環節的科技水平,在公共安全信息分析與應用、國家安全平臺、應急平臺、重大綜合災害耦合實驗、情景構建與推演等相關技術環節取得突破。

      2. 社會安全監測預警與控制。研究我國社會安全支撐保障關鍵技術,提升社會安全事件的風險評估、預警分析以及防范處置能力。研究各類重大犯罪的預防、偵查、打擊技術;研究監管場所安全防范與控制及刑事監督技術;研究司法鑒定關鍵技術;研究重特大火災防治與撲救技術、道路交通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處置技術。實現對社會安全事件的提前感知、及時預警、快速處置。

      3. 生產安全保障與重大事故防控。重點攻克礦山重大災害及耦合災害預測預警與綜合防治、化工園區多災種耦合事故防控、典型石化過程和危險化學品安全保障、勞動密集型作業場所職業病危害防護、工程施工安全保障、特種設備風險防控與治理等一批關鍵技術和裝備,全面提升安全生產事故的預測、預警、防治及應急救援等各個環節的科技水平。實現“實時監測、超前預警、綜合防治、安全避險”。

      4. 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研究重大基礎設施的長期服役和智能檢測監測基礎理論,研究重大基礎安全監測與防護等關鍵技術和裝置,突破重大基礎設施全服役周期內監測預警、診斷評價、風險評估、調控防控和智慧管理等關鍵安全保障技術,構建國家重大基礎設施安全保障體系。

      5. 城鎮公共安全保障。重點突破城市市政管網運行安全保障、城鎮安全風險評估與應急保障、城鎮建筑運維安全保障、立體化社區風險防控與治理等關鍵技術,全面提升我國城鎮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與安全保障科技水平。

      6. 應急技術裝備。發展應急信息獲取、指揮通信、能源動力等現場保護技術。研發救援人員防護、搜索營救和衛生應急等生命救護技術,研發航空應急、道路搶通、智能救援、特種車輛等應急處置技術,全面提升突發事件處置科技支撐能力。

      7. 社會治理現代化。通過信訪大數據、城鄉社區綜合服務管理信息、社會組織、流動人口、貧困人群監測、就業創業人才管理服務信息等社會基礎信息共享利用技術研發和應用示范,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

      8. 公正司法與司法為民。圍繞司法領域共性基礎數據科學問題、開放式云環境中的司法服務技術、面向司法業務協同的安全保障理論、司法公正與網絡輿情應對相關技術、司法公正評估模型與社會學和心理學,開展關鍵技術研究和應用示范,為滿足公正司法與司法為民的重大科技需求提供支撐。

      (十)文體事業

      以提升遺產保護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建設為目標,重點面向公共文化服務、遺產保護與傳承、文體事業發展的重大科技需求,圍繞遺產價值認知、保護規劃、修復維護、監測預警、傳承利用以及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系統開展基礎理論和應用基礎研究、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及應用示范。

      專欄:文化體育建設

      1. 文化遺產價值挖掘。創新文化遺產價值認知研究方法體系,完善考古學研究方法;在文化遺產發現、提取、檢測與鑒定上實現技術創新,開發專有裝備;形成相關方法、技術與產品等系列標準。為國家記憶工程、中華文明探源及區域文明化進程、泥河灣早期人類起源、水下考古提供科技支撐。

      2. 文化遺產保護修復。圍繞我國文化遺產保護的重大需求,重點突破文化遺產人為與自然風險識別、預測、處置、評估的技術和裝備以及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設施設備和評測方法;研發文物保護修復專用工具、材料和裝備,提高文化遺產保護傳統工藝科學化水平;建立文化遺產保護材料性能和保護效果評價的技術、方法和標準體系。

      3. 文化遺產傳承利用。重點突破文化遺產傳承利用數字化技術,推動智慧博物館國際標準制定;創新文化遺產傳承利用的服務模式,支撐“互聯網+中華文明”行動計劃、智慧博物館建設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

      4. 公共文化服務。開展文化設施空間與服務、文體事業、旅游文化、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保護等科技創新技術與示范,加強公共文化資源采集、傳輸、集成以及管理技術研究,構建公共文化資源服務傳播互聯互通體系。

      5. 體育事業發展。開展運動訓練和健康個體行為識別、監測和評估,以及運動康復和訓練監控技術研究;以備戰2022冬奧會為中心,開展科技保障攻關。

      四、重點任務

      圍繞改善民生和促進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加強各類科技計劃任務的分類部署和統籌實施,夯實領域科技創新基礎,保障社會發展科技成果源頭供給,加大領域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度。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破解區域可持續發展難題。推動生物、健康、環保、海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建立科技支撐和引領社會事業發展的新機制。強化健康、環保等領域科普工作。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社會發展科技創新。

      (一)推進科技研發統籌部署,夯實技術創新基礎

      深化科技計劃管理改革,根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及社會發展科技優先領域和重點方向,凝練形成若干目標明確、邊界清晰的科技計劃專項,從基礎前沿、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到應用示范開展“全鏈條”和“一體化”科技計劃設計,系統組織實施。以科技研發統籌部署和資源優化配置為抓手,夯實關鍵技術基礎體系,支撐科技成果的轉移轉化和示范推廣。

      1. 加強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提升創新服務能力。

      1)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是面向疾病防治需求,以臨床應用為導向,以醫療機構為主體,以協同網絡為支撐,開展聯合攻關、學術交流、人才培養、成果轉化、推廣應用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強化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等之間的協同,大力強化醫研企協同,完善協同創新機制,打造醫學協同創新新載體和醫學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新平臺。

      專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

      “十三五”期間,結合我國疾病譜,在目前已經部署的心血管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慢性腎病、惡性腫瘤、呼吸系統疾病、代謝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婦產疾病、消化系統疾病、口腔疾病和老年疾病共11個疾病領域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基礎上,增加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兒童健康與疾病、運動與康復、遺傳與罕見病、免疫與皮膚疾病等疾病領域和臨床專業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建設,試點建設一批中醫類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引導惡性腫瘤、心血管、代謝等重大疾病領域的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不同省份建立分中心,推動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在全國各省份的全覆蓋。鼓勵各地方開展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探索推進省部共建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

      明確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目標任務。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的建設為基礎,大規模整合臨床醫學資源,重點推進各疾病領域覆蓋全國的網絡化、集群化協同創新網絡和轉化推廣體系建設,構建國家級健康醫療大數據、樣本庫等專業化的臨床醫學公共服務平臺。聚焦重大臨床需求和產業化需要,重點開展大樣本的臨床循證研究、創新性的轉化研究、規?;瘧猛茝V研究和戰略性的防控策略研究,創新疾病診療新技術和新方法,促進醫學科技成果的加速轉化和推廣。

      加強運行管理,嚴格考核評估。強化以轉化應用為導向的創新激勵機制建設,推動醫學科技成果轉化推廣和普及普惠。鼓勵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根據國家戰略和實際情況,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組織模式和運行機制,有效整合資源、協同創新、建立利益分享機制和高效管理模式,在同領域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間建立有效協同機制。

      2)國家重點實驗室

      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社會發展主戰場,結合社會發展科技工作的形勢任務,加強整體設計和系統謀劃,做好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規劃布局,實現領域布局的結構優化和區域優化。

      3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面向國際產業技術創新制高點,面向重點行業和產業發展需求、區域發展戰略與布局,根據國家經濟社會發展需求,在生態環境、社會民生等重要領域建設一批專業性國家技術創新中心,開展共性關鍵技術和產品研發、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及應用示范。

      4)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面向國家重大戰略任務和重點工程建設需求,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試驗研究、重大裝備研制、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實驗驗證,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制約,支撐國家重大工程建設和發展。

      5)生命科學和生物安全科技創新國家平臺

      針對生命科學和生物安全重點領域,加強資源整合,推進特色科技創新國家平臺建設,提供公益性、共享性、開放性的科技資源基礎支撐和共享服務。推動國家生物信息中心建設,實現生物數據的存儲、管理、檢索、共享、分析、質量控制、標準化及安全保障等綜合管理。建設國家級的中國人類遺傳資源保藏中心,提升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的開放共享率和管理能力。按照《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體系建設規劃(2016-2025年)》的要求,完善高級別生物安全實驗室保障體系,為公益性實驗室開展穩定研究提供經費條件保障,支撐國家生物安全戰略實施。

      2. 加強科技計劃項目部署,筑牢技術創新基礎。

      聚焦國家戰略目標,科學布局科技計劃項目,集中資源,形成合力,突破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等領域的瓶頸制約,不斷健全支撐民生改善和可持續發展的技術體系。

      在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方面,穩步推進大型油氣田及煤層氣開發、水體污染控制與治理、重大新藥創制和傳染病防治等4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領域重大專項。面向2030年選擇一批體現國家戰略意圖的重大科技項目和重大工程,力爭在深??臻g站、腦科學與類腦研究、京津冀環境綜合治理、健康保障等重點方向率先突破,實現多領域整體布局。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方面,著重在精準醫學、干細胞、數字診療裝備、生殖健康及重大出生缺陷防控、生物醫用材料、重大慢性非傳染性疾病防控、生物安全、大氣污染防治、典型脆弱生態修復與保護、水資源高效開發利用以及深地、深海、海洋、公共安全、綠色建筑等領域實現重點布局。圍繞社會發展和科技創新的新需求,繼續在中醫藥現代化研究、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研發、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防范以及主動健康與人口老齡化應對、中醫藥現代化、綠色生物制造、生物治療與新型免疫制劑、新藥發現與藥品安全、土壤污染防治、廢物資源化、低碳發展、礦產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文化遺產保護與利用等方面進行研發布局。

      (二)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支撐科技惠及民生

      1. 以科技項目源頭設計為引導,面向應用實現精準對接。

      注重國家科技計劃項目“風向標”作用,組織部署以應用為導向的科技計劃項目,提高項目組織實施的科學化規范化水平,與基層需求精準對接,確??萍汲晒a出可用。發揮項目實施的整體效益和綜合示范推廣優勢,帶動地方參與,吸引社會多元投入,建立科技惠民試點示范,提高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的總體水平。

      加快人口健康成果轉化應用與示范推廣。以提升老年人群、慢病人群、殘疾人群等重點人群的健康水平為目的,構建覆蓋醫院、社區、家庭、個體的閉環持續性防控管理模式,系統梳理科技轉化成果,構建體系化、機制化轉化推廣服務和培訓平臺體系,開展疾病防控適宜技術示范、互聯網+醫療健康科技示范、中醫“治‘未病’”科技示范、科學健身示范、食品安全科技示范、創新醫療器械產品應用示范工程(簡稱“十百千萬工程”)等創新科技成果和服務模式的綜合示范,推動人口健康技術成果惠及億萬民眾。

      精準對接生態文明建設需求,加快生態環境成果轉化應用與示范推廣,以促進環境質量改善、脆弱生態修復、綠色低碳生活建設等為目標,開展“十城百座”城市廢物循環低碳技術示范、生態治理科技示范、環境綜合治理科技示范等環境治理技術應用實踐和生態治理技術模式推廣,實現生態治理、生態產業、生態富民,支撐資源節約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

      2. 以綠色技術銀行等為載體,促進成果推廣應用。

      積極推動“綠色技術銀行”在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破解科技成果轉化難題中發揮創新性、前瞻性的重要作用,加強科技與金融資本等要素的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通過建設“綠色技術銀行”,建立基于“信息平臺”、“轉化平臺”和“金融平臺”的科技成果轉化機制,著力發揮“綠色技術銀行”在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的引領作用,促進國內先進技術向國外轉移,以技術“走出去”支撐科技強國建設。努力發展“綠色技術銀行”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安全高效、生命健康等可持續發展重點領域的支撐作用,轉化應用一批適用技術。

      堅持“綠色技術銀行”國際化、市場化、專業化的發展方向,集聚全球技術、資本、人才、管理等要素,打造“一站式”創新服務平臺,提高綠色技術服務市場化水平以及國際競爭力,積極推進生物醫藥、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重點領域的先進適宜技術在我國及其他發展中國家的轉化應用,為共同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撐,最終形成面向全球的技術交易平臺。

      為加快落實科技成果轉化,在具體操作層面率先以全國兼具金融中心和創新中心能力的地方為試點,探索技術、資本、市場、產業相融合的科技金融結合新模式,聯合打造覆蓋綠色技術轉移轉化全鏈條的“綠色技術銀行”。構建多層次綠色技術交易體系,形成基于互聯網、線上線下有效融合的綠色技術交易新模式,為全國碳交易市場運行后企業節能減排需求提供技術支持。充分利用國內外資源,建設涵蓋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SDGs)重點領域的成果庫、需求庫、專家庫等,把共享和整合作為重點,為綠色技術轉移轉化提供良好支撐。大力推進先進適用綠色技術向發展中國家和地區轉移轉化,提高綠色技術服務市場化水平以及國際競爭力。

      3. 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為依托,促進成果普惠共享。

      以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和協同創新網絡建設為依托,充分運用互聯網、先進通訊技術等新技術,構建覆蓋全國主要地區的研究型和學習型網絡,大力開展遠程會診、手術指導、教育培訓等活動,提供專業化、實時性的技術指導,提升基層網絡成員單位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能力。針對老少邊窮地區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問題,在人員培訓、專家會診、科研項目、診療指南和規范推廣等方面加強傾斜力度,提升基層單位的診療水平,建立健康醫療科技“精準對接”機制,積極促進醫學科技成果的轉化普及。

      (三)推進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創建,促進社會事業發展

      1. 堅持問題導向,創建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緊密圍繞全國科技創新大會精神,結合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落實和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30年的實踐經驗,按照“創新理念、問題導向、多元參與、開放共享”的原則,以推動科技與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目標,以破解制約我國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瓶頸問題為著力點,以地方為實施主體,堅持創新驅動,集成創新資源,形成技術路線和系統解決方案,推動科技成果的落地生根,探索科技與社會發展緊密結合的體制機制,促進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可持續發展現實樣板。

      在“十三五”期間共創建10個左右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形成科技與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激發社會發展新動能,實現經濟與社會協調發展,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可持續發展現實樣板和模式,對內為其他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發揮示范帶動效應,對外為其他發展中國家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供中國經驗。

      專欄: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

      1. 制定可持續發展規劃。參照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立的優先發展領域,推動地方結合當地特色稟賦和現實需求,本著“一個區域一套方案”的原則,制定本地區可持續發展規劃,加強同地方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的有效銜接,形成同一藍圖、同一目標、協同推進。

      2. 破解制約可持續發展瓶頸問題。圍繞重大疾病與傳染病防治、健康養老、精準扶貧、廢棄物綜合利用、土地整治和土壤污染治理、清潔能源、水源地保護與水污染治理、特色生態資源保護等領域,加強問題診斷和技術篩選,明確技術路線,加大技術集成力度,促進技術轉移轉化和推廣應用,支持各類創新主體開發新技術新產品,在產業鏈高端打造新業態新模式,形成成熟有效的系統解決方案。

      3. 探索科技創新與社會事業融合發展新機制。圍繞加快社會事業發展,積極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大科技對供給側改革的支撐力度,建設惠民科技孵化中心與技術轉移中心,搭建技術集成應用載體,形成更多新興產業創新集群,增強地方整合匯聚創新資源、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能力,健全需求牽引、政府引導、市場配置資源、各利益攸關方共同參與的良性機制。

      4. 分享科技創新服務可持續發展經驗。在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范區建設取得實際成效基礎上,通過組織開展考察、學習、培訓等活動,積極向國內同類地區推廣實踐經驗和系統解決方案,對其他區域形成輻射帶動作用。結合落實“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戰略,搭建以科技創新驅動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交流合作平臺,向世界提供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

      2. 加強頂層設計,推動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邁上新臺階。

      加強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頂層設計,統籌區域布局和建設規劃,完善推進機制和修訂管理辦法,對現有的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進行梳理整頓,使實驗區煥發新的活力。面向實驗區加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力度,促進實驗區創新創業,探索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與創新示范區并行推動、互為支撐。

      “十三五”期間,探索按實驗主題類型、發展階段劃分的實驗區分類管理機制。定期開展實驗區創新能力監測和評價工作,研究建立基于監測與評價結果的實驗區激勵與退出機制。促進已經通過驗收的實驗區繼續開展主題實驗和制定發展規劃,采取復審認定等方式,形成沒有繼續開展主題實驗的實驗區自動退出機制。圍繞五大發展理念和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建立必選指標與自選指標相結合、定性指標與定量指標相補充的實驗區建設規劃指標體系,適度給予實驗區在規劃制定方面的自主權,促進實驗區根據自身區情進行特色實驗。鼓勵實驗區建設規劃和當地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等其他規劃的緊密銜接,實現多規合一。增進實驗區與國外可持續發展社區、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支持實驗區參加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的國際性活動。探索建立實驗區參與“一帶一路”協同創新共同體的途徑,促進實驗區建立雙/多邊合作機制。

      (四)推進重點產業集聚發展,增添經濟發展新動能

      1. 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生物產業

      建立系統的生物技術創新體系,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培育一批具有重大創新能力的企業。在京津冀和長三角地區等生物技術創新資源優勢地區和產業集聚區,推進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建設,加快產業共性關鍵技術的突破。依托北京、上海、重慶、天津、浙江、江蘇、遼寧、湖南等地區的產業優勢和集聚水平,建設一批以生物醫藥為特色的專業園區和工業生物技術為特色的專業園區,使生物產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并形成較強的國際競爭力。

      專欄:生物產業

      1. 生物醫藥產業。重點發展新型抗體(包括治療性抗體和偶聯抗體等)和疫苗產品(包括多聯多價聯合疫苗和治療性疫苗等)及重組蛋白藥物的規?;a,加強基因修飾的免疫細胞個體化與生物治療產品、小分子治療產品的研發。建設新一代生物反應器創新平臺,構建可持續發展的生物醫藥核心產業體系,促進創新生物藥、疫苗研發與產業化,實現生物醫藥產業持續創新發展。

      2. 生物制造產業。重點發展工業酶制劑、大品種有機酸和氨基酸及其衍生物、新型生物基大宗原料及其衍生物等,開發高附加值、低碳環保的工業生物技術新產品。推進生物工藝在制藥、紡織、造紙、制革等領域的產業應用水平,大幅度提升產業發展的綠色水平和經濟社會效益。

      3. 生物資源產業。開展藥用動物、植物、微生物深度發掘和利用,開發一批具有地域特色,針對腫瘤、慢病等重大疾病的藥食同源產品,加強高值特種生物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生物資源技術企業。

      4. 生物能源產業。建立多元化生物能源原料保障體系,加快生物質預處理、纖維素制糖等關鍵技術攻關,推動糖平臺生物能源產品快速發展。推動纖維素乙醇、生物沼氣、生物柴油等生物能源產品的商業化,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生物能源企業。

      5. 生物農業產業。圍繞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重大戰略需求,采用農業生物應用組學、新一代生物育種技術、重大動植物疫病防控技術等,研制多元優良性狀的動植物新品種、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生物農藥、生物飼料、生物肥料等農業生物技術創新產品,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現代農業生物技術企業,使我國農業生物技術水平整體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6. 生物環保產業。緊密圍繞環境污染生物治理、廢棄物的能源與資源化生物轉化、環境生物安全監測與控制等重大問題,積極研發環境功能微生物及生物產品制劑、有機廢(水)物生物處理制劑、污染土壤生物修復制劑等生物環保新產品,培育一批具有較強核心競爭力的生物環保技術企業,打造生物環保戰略性新興產業。

      2)健康產業

      大力推動整合協同、技術創新、臨床轉化與普惠應用銜接配套,產學研醫緊密融合,競爭力強,能夠有效滿足需求的健康產業科技體系建設,在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新型健康產品(中醫藥保健類、康復類、健身類)、健康服務等產業領域重點突破,重點支持創新藥物、高端醫療器械龍頭企業發展;培育10個超百億的中藥材大品種,建立一批中藥材種植技術研發和推廣中心;打造一批健康產業的臨床轉化、評價和推廣中心,強化對產業的支撐;加快構建新型慢病閉環服務、新型醫養結合服務、新型個人健康服務、新型分級診療服務等服務新模式、新產業、新業態。

      專欄:健康產業

      1. 創新藥物。針對重大疾病及罕見病,加強候選藥物及藥物臨床前研究,突破一批藥物創制關鍵技術和生產工藝,推動一批創新藥物進入臨床研究;瞄準臨床用藥需求,強化專利藥搶仿和基本藥物質量提升;發掘中藥在創新藥物領域中具有原始創新的巨大潛能,推動《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藥物大品種技術改造,提升制藥產業核心競爭力。

      2. 醫療器械。重點發展醫學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新型植入裝置、新型生物醫用材料、體外診斷技術與產品、家庭醫療監測和健康裝備、可穿戴設備、基層適宜的診療設備、移動醫療等產品,加快出臺創新醫療器械技術成果目錄,提高我國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

      3. 中醫藥大健康產品。重點培育若干中藥材大品種,打造一批品牌中成藥,加強中醫藥的標準建設,加快培育中醫藥大健康產業。

      4. 健康管理產品。重點發展基因篩查、分子診斷等健康檢測新產品,穿戴式健康監測、環境暴露監測等健康監測新產品,數字健身、運動營養等運動健身新產品,針對特定人群的保健食品,以及整體調節、辨體施治為特點的養生保健產品。

      5. 康復輔具產品。重點發展老年人護理照料、殘疾人生活、教育和就業輔助、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等領域的產品,加快人機智能交互、照護機器人、3D打印、人工智能、腦機接口、虛擬現實等新技術在康復輔具產品中的集成應用。

      3)環保產業

      加大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環保高科技產品源頭供給,研發環境監測高端儀器設備、污染治理工程裝備等高端技術產品,集成先進適用的環保新技術系統解決方案,為我國環境質量改善提供支撐。發展壯大環保高科技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環??萍紕撔滦皖I軍企業。加強環保特色高科技產業園區建設,依托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平臺,推動環保高科技產業集聚集約發展,培育“環境醫院”、“環境績效合同”等環保產業新模式、新業態。積極拓展環保產業國際市場,發揮我國在污染排放末端治理等技術方面的比較優勢,推進環保裝備標準化工廠建設,完善環保產業技術標準體系,提升環保產業國際競爭力。

      專欄:環保產業

      1. 大氣污染防治。加強灰霾和臭氧機制研究,為污染治理提供科學支撐,建設大氣污染排放控制及空氣質量技術體系,支撐重點區域空氣質量改善,保障國家重點區域環境質量。

      2. 土壤污染防治。開展土壤環境、污染物以及土壤污染與農產品質量、人體健康關系等方面研究。推進土壤污染診斷、風險管控、治理與修復等共性關鍵技術研發。

      3. 水環境保護。加快研發廢水、生活污水、海水淡化和工業高鹽廢水、飲用水微量有毒污染物、地下水污染、危險化學品和水上溢油等處理技術,開展水環境基準、水污染對人體健康影響、新型污染物風險評價、水環境損害評估、高品質再生水補充飲用水水源等研究。

      4. 清潔生產。針對工農業污染排放和城市污染,研究鋼鐵、化工等生態設計、清潔生產、污染減量等技術,研究環境友好產品、清潔生產與循環經濟技術政策及標準體系。

      5. 生態保護與修復。研究生態保護與修復、監測與預警技術,開發典型生態脆弱區治理技術,研發應對城市開發建設區域造成的生態破碎化、物種棲息地退化治理技術,開發適宜的生態產業技術,支撐生態退化區域可持續發展,提升陸地生態系統服務能力。

      6. 化學品環境風險防控。加強化學品危害識別、風險評估與管理、預警與應急控制等技術研究,研發環境友好替代、高放廢物深地質處置、生產過程安全保障等關鍵技術,構建化學品整合測試策略技術框架,全面提升我國化學品環境和健康風險評估及防控技術水平。

      7. 環境服務。推動環境服務技術研發、示范、推廣,發展環保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新機制,建設綠色技術標準體系,提升環境服務支撐環保產業發展的能力。

      8. 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控制。針對重大環境自然災害,加快預報、檢測、預警等系統研究,提升重大自然災害監測預警與風險評估能力。

      4)海洋產業

      加強海洋戰略高技術產品開發,以大深度潛水器研制為重點,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耐壓材料、深水通信、自控設備等高端技術產品,引領相關產業加工制造能力整體提升。培育壯大海洋高端制造業,研制深遠海油氣勘探開發裝備和海洋特種船舶,推動大洋海底礦產資源勘探及試開采產業發展;發展高端海洋環境監測儀器裝備,開發海洋環境數值預報系列產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海洋高端裝備制造企業。發展海洋特有的群體資源、遺傳資源、產物資源開發技術,培育與壯大我國海洋生物產業;開發低成本、高效能海水淡化裝備,提升海水淡化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技術能力,開拓海水淡化技術服務及工程建設國際市場。推動專業化海洋高技術園區的發展,形成規?;暮Q髴鹇孕孕屡d產業,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專欄:海洋產業

      1. 深海探測裝備制造產業。面向深遠海資源開發和深海探測的有關需求,突破一批高端裝備制造關鍵技術,形成各個深度的海洋探測裝備能力和產業。

      2. 深海油氣、礦產開發產業。針對我國深海礦產和油氣開發的需求,大力發展勘探、試采和產業開發的關鍵技術,推動海洋油氣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產業的發展。

      3. 海洋監測設備產業。針對我國海洋監測和預報等需求,提高監測設備國產化率,大力推動海洋監測設備產業發展。

      4. 海洋生物產業。針對海洋群體資源、遺傳資源等,發展海洋藥物、遠洋漁業和海洋生物制品等產業。

      5. 海水淡化產業。開發低成本、高效能海水淡化裝備,以及海水提鉀、海水提溴和溴系、鎂系產品的海水綜合利用裝備,提升海水淡化工程設計、施工和運營技術能力。

      2. 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加強科技應急產業發展,強化國家安全戰略科技支撐體系。整合優化科技應急產業體系,以項目為引導,培育復合型科技應急人才隊伍,建立科技應急支撐平臺,完善預警機制,編制優化應急預案,發揮科技支撐與保障作用。在有效應對突發災害事件過程中,提升應急產業服務能力。

      提升城鎮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比例,建設綠色生態城(區)。提高新建建筑節能標準,推動政府投資建筑、保障性住房及大型公共建筑率先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帶動綠色建筑建設改造投資和相關產業發展。大力發展綠色建材,推動建筑工業化。積極推進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建筑規?;瘧?。

      支撐傳統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戰略機遇,利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工藝,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效率和深加工水平,培育創新能力強、服務品質優、環境友好的現代資源產業技術體系,支撐煤炭、有色、鋼鐵等戰略性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促進綠色循環低碳發展。

      專欄:傳統資源型產業轉型升級

      1. 戰略性資源全球大數據開發利用。大力推進金屬、煤炭、油氣、鋼鐵、非金屬等戰略資源行業大數據技術發展,加快全球資源地質、儲量、生產、市場等領域數據采集、分析發掘、可視化研究,建立戰略資源基礎資料全球數字化平臺,開發數據服務產品和技術裝備標準,服務我國“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戰略,以技術、服務等為杠桿,加快“富余”產能“走出去”。

      2. 大型資源基地集約化綠色開發。面向全球新興經濟體和我國發展需求,以五大金屬資源基地為核心,利用高新技術提升資源采選冶、節能減排與生態修復、新產品創新等能力,加快有色、鋼鐵等戰略資源行業轉型。以國家規劃能源基地為核心,優化區域性水電、煤炭、油氣、可再生能源、海洋能等能源綜合開發技術,支撐國家綜合能源基地建設。

      3. 三稀資源清潔升級改造。針對鉬、鈦、鉍、鎢和稀土資源技術裝備落后,開發稀有資源強代熔煉技術、清潔連續生產技術裝備、高效分離提純技術、高效富集技術,整體提升清潔生產水平,實現傳統產業改造。

      (五)推進國際合作深入開展,促進開放共享共贏

      圍繞服務“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雙邊、多邊交流合作。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建立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網絡,實施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和促進全球創新成果共享,將“引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創新資源,在開放融合中加快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提高我國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水平。實現開放共享共贏,力爭成為若干重要領域的引領者和重要規則的制定者,為增強我國在全球治理體系中的影響力和話語權提供科技支撐。

      1. 推進與一帶一路國家科技合作。

      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雙邊或多邊科技合作,以傳統醫藥、衛生健康、傳染病防治、檢驗檢疫、氣象和海洋觀測、生態保護、文化遺產保護為重點領域,開展科學數據交換共享、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科技人才培養交流、科技研發平臺共建共享等工作,進一步完善具有領域特色的科技協作網絡。支持國際先進技術聯合研究中心、國際先進技術轉移中心、南南合作相關基地(中心)的建設。

      專欄:“一帶一路”社會發展科技合作

      1. 傳統醫藥。加強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特色藥材和傳統醫藥的挖掘與合作研發,構建傳統藥物種質資源庫和標準化體系,推動中醫藥傳承創新,促進中醫藥(包含其他民族醫藥)健康文化傳播,提高在傳統醫藥領域的科技合作水平。

      2. 傳染病防治。增強傳染病疫情信息、防治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等方面的科技交流合作,提高合作處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科技支撐能力。在艾滋病、結核病、瘧疾等主要傳染病領域開展科技合作。加強區域性傳染病防治防控合作,為有關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和應急醫療救助科技指導。

      3. 海洋。推動海洋環境觀測技術合作,開展海洋海島生物多樣性、海岸帶侵蝕、海洋動力環境等科學觀測和數據共享。開展海洋資源科學調查,推動海島動態監測及多能互補、海洋災害監測預警與保障服務等關鍵技術研發與應用。

      4 環境。加強區域環境生態承載力分析,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應對氣候變化、荒漠化治理、氣象預報預警和重污染行業清潔生產、環保技術裝備等合作研發與示范;實施各方共同參與、共同受益的生態環保項目,推動綠色絲綢之路建設。

      5. 防災減災。開展氣象探測、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安全性評價和結構震害預測等技術推廣,開展大陸強震機理研究;加強海洋災害、極端天氣氣候、地質災害、洪旱災害等數據共享、技術和經驗推廣。構建區域聯合救災工作機制。

      2. 提升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合作水平。

      在落實雙邊、多邊合作協議的基礎上,推進與科技發達國家建立創新戰略伙伴關系,與周邊國家打造互利合作的創新共同體,拓展對發展中國家科技伙伴計劃框架。創新合作機制、豐富合作形式、擴大合作范圍,圍繞研發合作、創新政策、技術標準、知識產權等開展深度溝通。加強與科技欠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科技合作,擴大科技援助規模,創新援助方式,支持發展中國家加強創新能力建設。

      專欄:重點國家與地區社會發展科技合作

      1. 北美。落實中美、中加之間的科技合作協議,在生物學、醫藥衛生、清潔能源、環境科學、海洋、大氣、地震科學等方向開展合作研究。加強在腦科學、合成生物學、微生物組學、干細胞及再生醫學、精準醫療、生物材料等領域開展合作;重點推進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與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各研究所的戰略合作,搭建人才培養、科研攻關、政策交流等合作平臺。深入實施中美清潔能源聯合研究中心“能源與水”科技合作,加強中加在可持續發展技術(綠色技術、海洋技術和可再生能源)及清潔技術方面的合作。

      2. 歐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與歐洲共同體科學技術合作協定》、《第十七次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中歐科技合作指導委員會第十二次會議紀要》。在農業(含食品)、生物技術、健康、能源、交通、水資源、節能減排等方面加強合作。在中德創新平臺框架下,重點開展清潔水、清潔能源、未來城市、生命科學等創新合作平臺建設;通過“2+2”創新合作模式,在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開展“2+2”聯合研究項目;通過輪流舉辦創新會議、互派專家團組、共同競標框架內的項目合作以及人員往來等活動,進一步推動中德深入交流和務實合作。

      3. 金磚國家。積極落實《金磚國家科技創新框架計劃方案》及其《實施計劃》。重點開展煤制清潔燃氣及環保關鍵技術研究,實現煤炭的高效清潔利用;開展自然災害及其治理合作研究,加強災害風險治理;開展地理空間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在地球科學(大地測量學)、遙感數據處理應用、政策與數據的可利用性等方面開展合作研究。

      4. 其他國家。落實《中國科技部和印尼研究技術與高教部關于共建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的實施協議》、《中國科技部和印尼研究技術與高教部關于共建中印尼高溫氣冷堆聯合實驗室的實施協議》,加強中印尼生物技術聯合實驗室、中印尼高溫氣冷堆聯合實驗室建設。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南非共和國政府科學技術合作協定》、《中國科技部和南非科技部關于聯合研究項目關于2017年度聯合研究項目的備忘錄》,加強在傳統醫藥、海洋科學、深部開采領域的合作。

      3. 倡導和參與公益性國際大科學計劃。

      堅持以我為主,積極參與重大國際科技合作規則制定,圍繞各國重大關切和全球性挑戰,主動設置全球性議題,積極倡導和參與公益性國際大科學計劃,創制國際科技合作公共產品,加快推動全球大型科研基礎設施共享,推動國際共建實驗室或共建工程中心建設,提升我國對國際科技創新的影響力和制度性話語權。

      專欄:國際大科學計劃

      1. 深入開展生命科學與生物醫藥領域的國際科技合作。圍繞腦科學和類腦人工智能、微生物組學、合成生物技術、精準醫療、生物資源及大數據研究等能夠顯著改變科技與經濟社會競爭格局、依靠單一國家科研力量難以攻克的復雜生命科學重大前沿方向,匯聚全球相關學科力量進行多學科、多機構的國際間協同攻關,力爭取得重大突破。在微生物組學、中醫藥等優勢領域研究發起實施國際大科學計劃和大科學工程。

      2. 推進深地探測與國際大陸科學鉆探等地學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圍繞深地能源資源和空間探測國家戰略需求,以深地探測為引領,集成地球觀測、大陸科學鉆探及全球地質對比計劃等大科學計劃中方優勢,推動重要關鍵帶深部探測、深層能源資源發現、地球活動性與重大災害監測、超深科學鉆探等科學工程,提升深地科學研究水平。

      3. 加快國際大洋發現計劃等海洋領域國際科技合作。圍繞我國深海礦產和油氣資源勘探開發的需求,深度參與國際大洋發現計劃(IODP),針對我國海洋地質科學研究急需解決的關鍵問題,實施更多以我為主的科學鉆探航次。建造中國大洋鉆探巖芯庫,將以我為主的航次巖芯樣品儲存在我國。根據形勢和需求發展,借鑒國外經驗自主組織IODP航次,推動中國成為IODP第四個平臺提供者。

      4. 加強極地國際科技合作。圍繞保障極地戰略空間國家安全和戰略利益的技術需求,在海洋觀測網、海底資源開發、極地深冰芯鉆探、深遠海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等領域加強雙邊和多邊國際合作,推動北極長期觀測、南大洋長期觀測和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南極深冰探測等聯合研究計劃,提高我國海洋與極地科研水平。

      4. 深化國際組織合作和國際履約談判。

      進一步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深化我國與相關國際組織的合作,充分發揮科技部生物安全辦公室和全球環境工作辦公室等作用,整合國內社會發展科技資源,為不斷提升我國在國際履約談判中的話語權和主導權,積極發揮好科技支撐作用。

      專欄:國際組織和國際履約談判

      1.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通過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開展與國外可持續發展社區、城市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匯聚全球資源,為減貧、可持續農業、健康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型城鎮化、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環境治理與生態保護、社會治理、應對老齡化等典型問題的解決提供支持,通過實驗區建設和示范,總結中國好經驗、好做法,講述中國好故事,為推動綠色經濟發展、生態文明建設和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發揮創新示范和領航作用,貢獻中國智慧。

      2. 加強與國際遺傳工程與生物技術中心(ICGEB)合作。通過實施獎學金計劃,建設區域研究中心,進而成立中國分中心這一“三步走”戰略,加大我國參與度并提高在該國際組織中的話語權,提升我國生物技術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3.《禁止生物武器公約》和《卡塔赫納生物安全議定書》談判。目前,傳染病防控、兩用技術監管、實驗室生物安全、反生物恐怖、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已成為生物安全領域履約談判的重要內容。通過強化人才支撐,打造生物安全國際合作專家智庫;探索培育生物安全國際合作的非政府組織;加強戰略研究,提升生物安全國際合作的軟實力,積極服務于國家的生物軍控履約談判外交任務。

      4.《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談判。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科學理論、減緩與適應技術、技術推廣與示范工程、制度與政策等方面的研究,在氣候變化重大科學問題方面提升影響力,積極參與氣候變化國際治理制度研究與構建。

      5. 加強生物多樣性公約、荒漠化公約談判。組織研究提出應對生物多樣性減少、荒漠化、酸雨、臭氧層破壞、環境污染、毀林等全球環境領域的國內科技政策建議,協調全球環境領域的有關科學研究計劃,開展全球環境方面的國際科技合作與談判等工作。

      (六)推進社會化科學普及,增強公眾參與意識

      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落實國家科普與創新文化建設總體部署,聚焦重點領域,創新工作方式,搭建工作載體,大力推進社會化科學普及工作,引導公眾深入理解創新、參與創新、支持創新。

      重點圍繞健康中國、美麗中國、平安中國建設,打造科普中國品牌,積極宣傳衛生與健康、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氣候變化、海洋等領域科技進展,聚焦公眾關切的健康、環境、食品安全、防災減災、科學健身等問題,及時、準確、便捷地為公眾答疑解惑,大力宣傳普及高新技術、綠色發展、健康生活等知識和觀念,在全社會塑造科學理性精神。

      將科技知識的科普化納入科技項目和科技成果的考核評估指標,從源頭保證科普知識的科學性和權威性;支持科普產學研聯盟建設,發揮高校、科研機構、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高新技術企業、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科普資源優勢,提高科普資源的開放度;開展科技傳播技術創新研究,大力推進科普信息化,促進科普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質”和“量”的雙提升;發揮科學家和專家在科普傳播中的主力軍作用,著力形成機構、專家和公眾共同參與,各地方、各部門、各類機構協同聯動的科普信息生產和分享的新機制。實現社會發展科技成果在全社會共享,讓科普有效惠及最廣大公眾。

      專欄:科學普及

      1. 提升優質科普原創能力。強化科學研究對科技傳播的引領和促進作用,抓好科普知識的源頭創新,形成科學實用、優質高量、形式多樣的品牌科普資源;加強學術著作、科普著作的編寫、出版、宣傳工作;形成一系列具有社會影響力和公信力的品牌科普活動;增加公眾關注、需要的科普產品供應,建立權威專家為骨干、醫務人員為支撐的健康科技知識創作體系,落實專家創作、審核、評價的責任,實現科普產品質量可追溯,持續產出科學、權威的健康科普資源,提升公民健康素養。

      2. 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高度重視“互聯網+科普”科技傳播,拓展科普渠道,創新科普的精準化服務模式;順應信息社會公眾碎片化、泛在化、移動化、社交化等獲取信息的要求,打造網站、微博、微信、APP等“一網兩微一端”的新媒體傳播方式,建設科普中國服務云,推動科普信息在社區、學校、農村等的落地應用。

      3. 建設一批社會發展科普基地。廣泛動員高校、科研機構、科技社團、公共文化服務機構、高新技術企業、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及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與互聯網企業、媒體緊密合作,建立科學普及產學研聯盟,依托聯盟試點建設科普基地,探索科技傳播與創意文化融合發展的模式,發揮公眾健康、環境保護、防災減災、公共安全等領域科學普及產學研聯盟作用。

      4. 培養一批社會發展科普專兼職人員。充分發揮社會發展領域科學家和專家的作用,發揮科技惠民專員作用,開展科學知識的科普創作,舉辦講座、咨詢、展覽等多種形式的科普活動,充分利用互聯網、媒體等渠道,對社會關切問題解疑釋惑,保證科普工作的科學性和權威性。鼓勵公眾積極參與科普活動,擴大科普工作的參與面、覆蓋面和影響力。形成權威專家領銜,凝聚專業技術骨干和廣大志愿者的品牌科普團隊。

      5. 形成一套社會發展科普效果評價體系。開展科技傳播效果專業評估與測量指標研究,將科普任務納入考核科技項目和科技成果的評估指標體系,建立科普效果第三方評估機制,規范科技傳播監測與管理,提升“精準科普”的服務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部門間的橫向協調,強化頂層設計

      在國家科技計劃管理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堅持站在全局系統布局、科學謀劃,主動加強與職能部門、行業部門之間的溝通,加快形成全國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的總體格局。通過科衛、科環等協同合作機制、人類遺傳資源管理工作協調工作機制等形式,創新工作方式,建立形成新時期與部門協同創新的新機制、新政策、新舉措。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技術標準和品牌戰略,加強科技與財稅、金融、社保等政策的銜接,形成目標一致、部門協作的政策合力。

      (二)加強與地方的縱向統籌,推動創新聯動機制

      重點圍繞區域發展戰略,加強中央與地方創新發展需求銜接,加強在科技創新政策、資源方面的統籌,充分調動和發揮地方各級政府推動科技創新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部省會商、任務對接等方式,主動加強與地方的合作,引導創新資源和創新要素在區域間合理聚集和流動。堅持面向基層、重心下移,大力支持基層科技創新,激發基層創新活力。

      (三)加強政策引導,支持領域科技創新工作

      針對社會發展科技創新工作的公益性特征,加強政府引導,推動制定相關政策,營造良好創新環境,搭建公共科技服務共享平臺,探索科技惠民新思路。圍繞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創新醫療器械推廣應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等國家相關政策,增強市場主體創新動力和活力,促進公益性科技成果轉化推廣,推動社會發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實踐和落地。

      (四)加強人才創新活力,推動聚智聚力發展

      通過國家科技計劃實施和領域產業培育,構建科技領軍人才、高技能人才、企業家人才、科技惠民專員和創新服務人員“五員并舉”的人才協同創新機制。實施科技惠民專員制度,在重要平臺和重要研究機構設立專職崗位。大力培養創新服務人才,著力強化科技創新活動組織,釋放和增強人才活力。推動人才的橫向和縱向流動,健全人才評價、流動、激勵機制。

      (五)加強資源配置優化,形成多元投入機制

      加大公共財政對社會發展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在重大工程、重大專項、重點研發計劃等部署中,強化中央財政在人口健康、資源環境、公共安全等重點領域的投入。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通過“綠色技術銀行”等方式的帶動,引導地方政府增加社會發展科技創新投入,推動建成中央財政、地方財政和社會資本之間各有側重、分工合作的多元投入新格局。

      (六)加強科技創新服務,努力實現規劃目標

      通過一批社會發展各領域專項規劃的編制,細化落實本規劃提出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形成以“十三五”國家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為統領、專項規劃為支撐的社會發展科技創新規劃體系。構建并優化規劃實施過程中與部門、行業、地方、軍隊的協同推進模式,形成規劃實施的合力,做好重大任務在部門、行業、地方、軍隊的層層分解和落實,協同推進規劃實施。在規劃實施過程中,定期開展監測、評估,根據規劃指標的階段性落實情況和形勢需求變化,及時、動態調整規劃指標和任務部署。

      金和OA入口
      返回頂部
      久久综合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香蕉国产片一级一级一级一级,久久精品国产亚洲孕妇无,亚洲欧洲国产成人综合66老人